说起“益生菌”,相信育儿的宝妈们并不陌生。益生菌是家中常备的助消化药,儿童一旦出现呕吐、腹泻、食欲不好的症状,都可以吃点益生菌来改善,因为只有调节好肠道微生态,儿童才能免受这些问题的干扰。除此之外,益生菌还有什么作用,哪些儿童需要补充益生菌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益生菌?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益生菌定义为:“当给予足够数量,活的微生物时,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也就是说,“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的活菌。
所谓微生态制剂,是根据微生态学原理,将对宿主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进物质制备而成的制剂,具有维持或调节微生态平衡、防治疾病和增进宿主健康的作用,而益生菌制剂是最常用的微生态制剂。
哪些儿童需要补充益生菌?
(1)细菌感染性腹泻
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当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或空气进入体内后,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的紊乱,易造成急性腹泻。此时补充益生菌可以有效缩短儿童腹泻时间,如鼠李糖乳杆菌LGG可以调节肠胃功能,增强免疫,排出毒素,预防腹泻。
(2)真菌性腹泻
这种腹泻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寄生于肠黏膜引起炎症而致病,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为黄色稀水便,泡沫多,有黏液,有发霉气味,有的像豆腐渣样,严重的可为脓便或脓血便。
在真菌性腹泻初期补充鼠李糖乳杆菌LGG,可以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消除肠道炎症的影响,调节免疫力,改善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
这种腹泻与抗生素滥用密切相关。大量使用抗生素、消毒剂在大量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大量杀灭有益菌,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严重,引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害儿童的健康。
儿童在接受抗生素的同时,合理使用益生菌可以明显减少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发生率,也有助于减轻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严重程度。
(4)功能性便秘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指大便干燥坚硬、排便时间间隔久或有便意而排不出,该病属于慢性非器质性排便紊乱性疾病,多由于膳食结构不合理所致,如蛋白质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及饮水量不足等,其发病率占小儿便秘的90%以上,且经久不愈。
益生菌可以改善或预防这种功能性便秘的发生。这是因为益生菌在体内代谢会产生多种有机酸,使肠道的碱性下降,促进肠道正常蠕动,同时促进食物残渣排泄,中和结肠内粪便长期停留所产生的毒素,减少水分的吸收,改变粪便的成分及缩短粪便在远端结肠直肠内滞留的时间,促进粪便由直肠进入肛门。
儿童每一次的腹泻、便秘等情况都是需要重视的,因为每一次小程度的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就会造成大问题的发生,他们的肠胃到消化功能发育尚未完成,消化功能较弱,需要及时补充益生菌来调理。
文中多次提到的鼠李糖乳杆菌LGG就是一株不错的菌株,它是目前全球研究最多和临床试验最充分,也是功能性最多的一种,像童年时光、迪辅乐、埃森美等品牌,旗下都有添加了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益生菌产品,可以为儿童肠道健康筑起结实的“防护抢”,守护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