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原创志玲姐的童药圈志玲姐的童药圈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来咨询,为什么孩子拉肚子越来越严重。原来,宝宝四个月大,一直是母乳喂养。半个月前,她注意到尿布上的粪便比较稀,想到大宝也曾经拉肚子细菌性肠炎,吃了医生开的头孢就康复了,于是给小宝宝也吃了三天的头孢,不见好转后又吃了四天。没想到,孩子腹泻更严重了,眼看着人都消瘦了,医院咨询。
宝宝为什么会腹泻呢?
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或出现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情况下都可能发生。
不过,母乳喂养的宝宝粪便偏稀是正常情况。根据家长的叙述,妈妈误认为宝宝拉肚子了,服用抗生素后,情况反而严重了,原因就是因为抗生素的服用反而杀死了肠道内的有益菌群。因此基本可以判断这个宝宝是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
儿童的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发育并不完善,加之菌群紊乱,腹泻时引起肠粘膜渗透压的改变,直接或间接导致肠粘膜损伤,正常消化和屏障功能受损。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补充益生菌,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
什么是肠粘膜?
肠粘膜有什么作用?
食物是能量的来源,肠粘膜则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大功臣,损伤时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消化道蠕动可以粉碎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可以分解食物,肠道粘膜向腔内凸起,通过独特的环状皱襞和绒毛状结构密切接触食物。
肠粘膜平铺后的面积足足达到了平方米,可以说肠粘膜马不停蹄,用超高的效率把食物中营养物质转运到体内,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添砖加瓦。
肠道粘膜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粘膜上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还有SIgA等免疫因子,这些都是人体对抗外物入侵的免疫战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肠粘膜损伤的危害
经常性的腹泻、便秘或是过量、长期使用抗生素都会打破肠道粘膜免疫屏障,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形成肠粘膜损伤,直接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
更糟糕的是,内源性大肠杆菌或外源性病原菌会趁机大量繁殖,细菌、内毒素等就会透过肠道黏膜屏障,转移到肠道以外的组织、器官甚至血液,产生相应炎症,宝宝的免疫力大幅度下降。
肠道菌群如何保护肠粘膜?
孩子的肠道是一张白纸,当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逐渐建立起一个健康的肠道内菌群,包括对健康有益的益生菌、引起疾病的致病菌,还有中性菌。肠道健康状态下,益生菌占主导地位,和其他菌群保持平衡状态。分娩方式、母乳喂养、妈妈的皮肤、接触的玩具、生活环境等都是肠道内细菌定植的主要来源。
菌群紊乱包括益生菌种类改变、数量减少或肠道菌群移位,无论哪一种,都会减弱肠道屏障功能,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研究证明,腹泻、湿疹、鹅口疮等儿童常见疾病都和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益生菌定植于肠道粘膜上,形成优势菌群,不仅能促进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合成,还能产生短链脂肪酸、细菌素等代谢产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肠道内环境,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并形成免疫屏障,从而减少肠粘膜受到的有害刺激,并同时促进肠道产生免疫抗体。比如双歧杆菌能够降低婴儿特应性皮炎、哮喘等疾病发生的风险,鼠李糖杆菌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牛奶蛋白过敏和湿疹症状。
益生菌制剂可以增加宝宝肠道菌群的数量,提高菌群的稳定性;益生元制剂其实也是纤维素类物质,可以为益生菌提供充足的“食物”,从而使得肠道菌能够更好地“工作”,让宝宝的便便更松软、肠道更健康。益生菌修改肠道粘膜后,有效促进肠道功能发育更成熟,宝贝更健康,增加了对疾病的抵抗力,不容易生病。
益生菌怎么吃?
如何正确挑选和服用益生菌?
1、看菌株
不同的菌株有不同的作用,卫生部规定只有符合国家标准的7个菌种、9个菌株可以给儿童服用。
2、看含量
益生菌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发挥作用,直白来说,孩子每天吃50~亿个益生菌才有作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益生菌保健食物评审规定》中要求活菌数量不少于10的6次方CFU/ml(g)。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也不同,因此菌株数量也不一定越多越好,不用盲目追求数量。
3、看成分
菊粉、L-阿拉伯糖、甘露聚糖、低聚木糖等食品添加剂不适合婴儿,白砂糖、蔗糖等糖分会增加儿童龋齿的风险。低聚葡萄糖、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益生元则是安全的成分,有助于益生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