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健康的焦虑,很多人迷信所谓的“健康食物”,但我们从来无法通过单一的食物
来为自己赢得更好的身体。
商家不遗余力地宣传“健康食物”的概念,但你能确定这不是又一个消费陷阱吗?
尽管我们并不确定吃这些所谓的“健康食物”会不会让自己更健康,但我们仍然难以抗拒它们的诱惑。
以下这些食物披着“健康”的外衣,但本质上和普通食物并没有区别,甚至还有更高的热量。如果你只是为了健康而选择他们,那可就亏大了。
01全麦面包
对于减肥人士而言,全麦面包可谓心头好,饱腹感强,升糖指数低,有助于减肥。
但你买到的,是真正的全麦面包吗?
很多所谓的“全麦吐司“,实际上还是以精制小麦粉做成的,还可能添加了糖分改良口感。
比如这种显然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麦面包
而真正的全麦面包以全麦粉做成,外表褐色、质地粗糙,有明显的麸皮粒。看配料表的话,全麦粉的比例至少应该占到50%以上。
02无糖饼干
无糖饼干、粗粮饼干,听着感觉“健康又无害“,但你可千万别被”无糖“的概念给骗了。
看看这份无糖杂粮饼干的配料表:
糖的添加量确实很少,但为了改善口感,制造商添加了大量的油脂,这克的饼干里,脂肪就高达19.2克,完全抵消了“无糖“以及”膳食纤维“带来的好处,更何况,这无糖也是个伪概念。
商家所说的无糖往往是指无蔗糖添加,而饼干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还是会被消化分解为糖分。
为饱口腹之欲,适量吃点饼干也没什么大问题,但为了追求健康而大量吃“无糖饼干“,那可能只会起到反作用了。
03加工酸奶
“饭后一杯酸奶帮助消化.....”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还有很多人信奉酸奶减肥法,用酸奶替代主食。
但酸奶真有那么神吗?
在国家标准中,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都属于酸奶。而某些风味发酵乳里的含糖量,可能比某些碳酸饮料还要高。
看一看酸奶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一栏,你就可以知道一杯酸奶自己到底吃进了多少糖了。
至于酸奶中益生菌的调节肠道作用,你需要知道的是,大部分酸奶中可能并不含足够量的益生菌。
普通酸奶都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的,这两种菌经受不住胃液和胆汁的威力,几乎无法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如果你想选择含有益生菌的酸奶,就认准“双歧杆菌”“嗜酸性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吧。
抛开益生菌不谈,酸奶本身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以及B族维生素,但注意选择原味酸奶。
“风味”、“复原乳”等字样往往意味着酸奶中含更高的糖分以及多种添加剂。
04果汁
鲜榨果蔬汁、纯果汁,仿佛自带健康光环。然而,果蔬汁其实并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健康:
容易喝多。果蔬汁喝起来不容易有饱腹感,几杯下肚可能都不觉得多。
糖分不少。榨汁后,水果中的糖分变得更容易被吸收,容易引起血糖波动。
营养素损失大。果汁可以看作液体水果,但却少了大量纤维素和矿物质,水果中的维生素也更容易被氧化。
总而言之果汁除了是口感不错的饮品,本身健康价值是远远逊色于水果本身的,如果是为了健康,那不如直接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05能量棒
健身风潮越来越热,能量棒(EnergyBar)也悄悄流行了起来。
蛋白质、谷物或是碳水化合物,各种原料、各种口味层出不穷,还经常配上激励人心的广告标语,仿佛今天吃了它,明天就能变身大力水手。
常见的能量棒如谷物棒,烤过的燕麦搭配甜甜的果干以及脆脆的坚果,老少咸宜;蛋白质棒,通常一根含有20克左右的蛋白质;还有复合型的能量棒,糖分、蛋白质、脂肪均能提供。
在高强度运动时,能量棒可以快速补充能量,但如果你窝在沙发上把它当零食吃,只会摄入了过多的糖分和能量,最后堆积成腰间的游泳圈。
最后,想和你说
健康的生活不是靠某种“健康食物“撑起来的
而是:
你可以自由地吃营养丰富的各种食物而不节食
你不必在假期结束时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誓减肥
你可以偶尔和朋友享用大餐却不必焦虑后悔
健康的生活
是80%的自律+20%的放纵
单一的“健康食物”
并不能给你更健康的身体
不要胡吃海喝
也不要违背生理需求苛责自己
找到平衡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