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木自然读书会第期,由刘利柱书友分享给大家的《太行山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来自上海的7月份值日生寿海洋简单介绍了刘老师
刘利柱老师曾今和寿海洋以及小丸子老师一起参与过植物博学的培训,刘利柱老师一直在拍摄各种鸟类植物,出版了《飞天鸟韵》,《沙河市种常见野生鸟类图鉴》,《太行山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等等
下面是刘老师当天的分享,主要划分为三大块:一、刘老师自我介绍以及拍摄鸟类植物类的一个起源首先谢谢这个寿老师的这个介绍啊,那个我们都是植物培班的那个同学啊,之前呢,我们这个联系也不多,我通过这个培训班的学习呢,我们认识了好多这个植物相关方面的同学啊,使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又开阔了很多。最近我把我之前四年多拍摄这个植物做了个整理,然后出了《太行山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这本书。这本书也得非常感谢植物研究所的刘冰老师,刘冰老师对这本书进行了把关,要不是刘冰老师对这本书进行把关,可能我也没有信心出这本儿书。今天能来这个高手云集的壹木读书会分享,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感谢小丸子老师的邀请和安排,能来和各位书友老师朋友们共同来说一说太阳山的植物和我的这本儿书。我本名叫刘利柱,网名的叫飞天,是河北沙河市的人,是一名七零后。摄影和植物呢,都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主业是事业单位的一名基层职工,摄影,我喜欢的时间比较长,说起来呢,应该是从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我搞植物摄影呢,大概是从年的时候开始的,在此之前呢,我一直在搞这个鸟类摄影,大概搞了有七八年的时间,后来在年的时候就把之前拍的一些鸟儿的图片的积累啊,出了一本书,叫做《飞天鸟韵》啊,里边儿大概收入了种我们本地常见的鸟种。出完这本书之后呢,我的鸟类摄影就基本上画了一个句号。可能有的人会问,那个拍鸟拍的挺好的,为什么后来就不拍了呢?其实当中啊,有好多原因,说起来也比较复杂,最主要的还是就是由于咱们现在各地的各种开发啊,开发的力度很大,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厉害,相关的湿地呀,树林子呀,先后都遭到了破坏,就是可拍的鸟儿越来越少,有时候你出去一天可能连一只像样的鸟儿也拍不到啊,更别说增加新的鸟种了。可能说的有点儿夸张,但是呢,确实如此,你要出去一天的话,除了看那些麻雀喜鹊啊。看到这些麻雀喜鹊之类的鸟儿之外呢,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收获了,这样天天出去的话,感觉有点浪费时间啊,所以说呢,鸟类拍摄就从此就打住了。我一般拍鸟的话,就是就近的原则,一般就是先从身边开始啊,不像有的人可能这个精力呀或者财力呀,比较充沛啊,然后就说全国各地到处飞着去拍啊,那样的话可能鸟种的量会增加,但我做事儿一般都是先从身边的事儿开始做起,拍摄植物也是一样,我还是立足身边啊,把身边的事儿搞清楚,然后有需求或者有精力的话,再向外扩展。我正儿八经拍植物呢,是从年的时候开始的,当时由于工作的变动来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和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单位比较偏远,远离城市,坐落在一片荒漠的河道,里边儿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单位有一个多亩的大院子,院子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草,只要你出了办公楼的门儿,你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所以说呢在工作之余,就是接触这些植物非常方便,天天面对这些草日久生情啊,就想搞清楚这些草到底叫什么?到底有什么用?后来就慢慢儿的通过网络求证别人啊,就认识了周围的这个植物啊,从此呢就开始了这个正而八经的拍植物的这条路。其实说起来植物啊,应该从小就非常有感情,因为自己生在农村,小时候家里的日子都不是特别好过,每天放学之后呢,要到地里边儿给猪挖野菜啊,那时候儿只知道挖野菜,对那个野菜的名字可能搞得不是很清楚,苦菜,刺儿菜,地*,点地梅,车钱,桃叶鸦葱,华北鸦葱什么的,那时候都挖。这些植物的名字呢,都是后来才知道的啊,经过这个拍植物认植物,然后回想一下小时候的事儿啊,觉得这个当时挖的这些野菜啊,就是这个东西。其实呢,那个刚才有一个朋友说他小时候经常吃这个桃叶鸦葱,其实我也是一样,我们出去给猪挖野菜的时候,哎呀,自己饿的时候看到那个桃叶鸦葱会揪起来啊,吃一把。夏天的时候还会吃素香草,那个素香草,其实它在这个嫩的时候挺好吃的,酸溜溜的。相对来说,秋天的时候儿啊,在农村比较幸福,地里的各种野果呀,可以尽情的享受啊,比如说这个酸枣儿啊,野葡萄,地梢瓜之类的啊,摘来就吃。我们院子里的植物啊,毕竟是有限的啊,经过加入各种这个植物群啊,查百度,买图鉴看图鉴,特别是刘冰老师写的《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山东册,我买了第一部儿图鉴就是这个,然后根据这个图鉴,这个植物识别的特别快,没多长时间,这个院子里的植物就看完了。看完了之后,从年九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往外走啊,上山认植物拍植物啊,这个正而八经走向太行山啊,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二、《太行山常见植物识别手册》一书的行成历程以及太行山的植物介绍我的这本书呢,拍摄历时大概就是四年多的时间,后来经过一年多的整理,收录了常见植物颗,数,将近种啊,大概呢,占太行山植物的总量的一半左右。剩下的植物呢就比较难搞了一些,苔类呀,藓类呀,蕨类呀,这些植物都比较微观,所以鉴定的话可能不太好鉴定,将来的话,条件成熟的话啊,再接着搞这些东西啊。此外就是太行山北头儿和南头儿的这个两头的植物拍的比较少,因为我经常活动的这个区域,就是下面这张图。基本上就经常活动的就集中在石家庄,邢台,邯郸,然后到河南的安阳,这段儿就是活动的最多。我这本儿书呢,只要你拿着这本儿书,夸张一点儿说,你走在太行山上就是大部分常见的植物,特别是这个走景区的时候啊,大部分植物在这本书里都可以找到。这本书对这个华北地区的植物呢,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毕竟这个太行山呢位于华北地区,比较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本书呢大部分都是以图片为主的,文字介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作用啊,书里边儿的照片儿呢,就是每一种植物啊,大部分啊不能说全部,基本上都有花儿或者果的图片,然后蕨类植物呢,就是苞子图片,这样的话就方便大家在这个不同的季节啊辨识同一种植物。因为这个植物在这个非花非果期的时候,一般都不太好辨认,有了这个花和果这个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时,你识别一种植物呢,就比较容易点儿。那平时的话它绿乎乎的,默默无闻,看起来长得都差不多,不好区分谁是谁,除非你对它特别熟啊,然后才好分出来。有了这个花和果的图片呢,就比较明确,一下子就一目了然,可以分的很清楚。书里的每一种植物呢,大部分都配有这个花果期这个时间。这个时间呢,就是根据我拍摄照片的时间然后结合了《中国植物志》,《河北植物志》,《河北省树木志》,综合了一下,确定了这个花果期的时间,不能说特别准确,但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为这个植物它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这个花果期就存在一定差别的,这应该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情况下它存在这个东部西部南部北部海拔高度不同的这个区别。太行山呢,它基本上就是位于京津冀豫四省之间,北起这个北京的西山,南到*河之滨晋豫交界处的王屋山,绵延余公里,大体上呈这个东北西南的走向,北高南低东陡西缓,横在*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这个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界限,是一个非常有特点也很重要的一条山脉。太行山的植物总量可能在种左右啊,在华北地区啊,算是植物比较丰富的地方了。太行山的最高峰就是河北省北部的小五台山,海拔米啊,我曾经也去过。我到过这个小五台山的金河口这个景区去拍一些照片,那时候去可能时间有点儿晚那个状况不是很理想。太行山其他的主要的山峰海拔也基本上都在1米以上,从北向南主要有,灵山、白石山、驼梁山、嶂石岩、鹤渡岭、摩天岭、青崖寨、王莽岭、云台山、板山等等。太行山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多种多样。地层从下往上大致由古老变质岩、红色嶂石岩、灰色石灰岩等构成。。假如说你到过太行山的话,对太行山这个岩石啊,可能有一定的印象,你远远的看,比如说在这个河北和山西交界处这些断崖地带,你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个岩石从底部到上部的一个变化,下部基本上就是古老的变质,中部就是这个红色的嶂石岩,就可以看我这个图,里边儿这个红色的部分就是红色的嶂石岩,到那个山顶有灰色的部分就是灰色的石灰岩。这个地质分层其实看起来挺有意思的。太行山中,山川河谷盆地交错,多东西向横谷(陉),陉,音xíng。这些横谷就是所谓的陉。这些陉都是著名的交通要塞,著名的有*都陉、蒲阴陉(易县)、飞狐陉(涞源)、井陉、滏口陉(滏山即鼓山)、白陉(陵川)、太行陉(沁阳)、轵(zhi)关陉(济源市),古称太行八陉,它们即是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也是三省边界的重要*事关隘。你比如说这个北京的这个那个居庸关。然后这个井陉这个都比较有名的,这个他们这个古地其实植物都也是非常丰富。再者呢,太行山属于这个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冬季和春季干旱少雨,无霜期在到天之间,结合地形因素的影响,这个各地降水和局部气候不太一样,太行山的北部和中部东部地区,属于迎风坡,降雨相对比较充沛,降雨主要集中在七月份和八月份,也就是所谓的七下八上。太行山西坡降水相对比较少,翻过太行山到山西这边儿,这个植被和太行山东麓这边儿植被是明显的不一样。由于这个降水的不同,各地的植物分布状况也不太一样,明显有这个纬度和海拔等这个带状分布,太行山东路的植物相对西路来说要丰富的多,特别是那个河北河南和山西交界地带的这个断崖区,从低处往高处爬的话你一路会看到这个不同的植物。这个太行山从这个东部平原往里走,就是先是丘陵地带,山地,然后就是高山,这个高山草甸,或者是亚高山草甸。东部丘陵地带(海拔-米),缺少高大的乔木类植物。以酸枣、野皂荚、白刺花、小叶鼠李、毛掌叶锦鸡儿、荆条、杠柳这些灌木为主。草本类以野艾蒿、茵陈蒿、蒙古蒿、*背草、白羊草、荩草、隐子草等为主。中部山地呢,由于这个海拔的高度,迎风坡降雨,植被相对比较丰富啊,主要的植物分布就在这个中部山地一带,这个地方乔木类植物都比较丰富。乔木类植物主要有油松、华北落叶松、侧柏、槲树、槲栎、栓皮栎、麻栎、蒙古栎、青杨、山杨、白桦、坚桦、红桦、核桃楸、鹅耳枥、千金榆、蒙椴、紫椴、元宝槭、漆、青麸杨、盐肤木、*连木、栾树、臭檀吴萸、北京丁香、毛梾、君迁子、大叶朴、黑弹树、流苏树等。灌木类,一般就是小花扁担,三裂绣线菊、胡枝子、苀子梢、照山白,偏北稍微高一点儿的海拔就是迎红杜鹃、榛、毛榛、大花(小花)溲疏、太平花、蚂蚱腿子、*栌,*栌在太行山这个*栌比较多,也就是所谓的红叶吧。然后这个太行山的紫椴,属于这个濒危植物啊,我有一张照片儿啊,在这个濒危植物大赛上获了个优秀奖,就这个紫椴。紫椴这个在太行山也比较少,它一般生长在这个悬崖边儿啊,挺危险的,拍这个东西还要小心一点儿。太行山南部地区,还有一些这个偏热带性的植物。这个太行山上这个北京丁香特别多,你要春天的话到太行山上,这个北京丁香一开,花儿山上特别香。就是照片这种红叶景观,你比如说这个到秋天的时候,一般就是石家庄西部,邢台西部,这些山上基本你可以都可以看到大片大片的这个*栌。这个亚高山草甸一般就是在北部多一些,南部这个还比较少,你比如这个驼梁,小五台山,灵山,亚高山草甸比较多。亚高山草甸的植物一般七八月份开花的比较多,那时候去的话那真是花的海洋,非常的多。野罂粟、银莲花、金莲花、珠芽拳参、手参、龙胆属、马先蒿属等你要是七八月份去驼梁或者五岳寨的话,那山顶上非常非常非常壮观。经常走在太空山中啊,印象最深刻的植物还是那些太行山特有的或者以太行山命名的植物。比如说独根草。房山紫堇太行白前
太行铁线莲
狭裂太行铁线莲太行玄参最后这张就是紫椴,我在这个首届濒危植物大赛里边获优秀奖的这个。这个太行山特有的植物,它们这个生长环境啊都比较恶劣,这些植物都不是特别的绚烂,他没有绚烂的外衣,都是默默无闻的。它们长的这个条件比较艰苦的在这个岩石缝当中这些植物,就和这个太行山民其实有点类似,都是吃苦耐劳啊,只要是有一点点土和一点点水分,他们就能够年复一年的开花结果。说实在的,也不知道是环境选择的植物还是植物选择了环境,反正是令人不可思议,他们在那些地方每年长得还是挺好的。下面就是说这个太行山的植物,基本上就是介绍这么多啊。三、植物摄影技巧以及摄影器材的选择建议下面就是说一下植物摄影,我觉得应该分成两种,一种是土建类摄影,是基于认知作用的摄影,这种摄影就是要把植物的这个鉴定特鉴别特征拍全拍齐,为以后这个鉴定植物种类服务,属于这种实用性摄影。我觉得这个图片里是硬的,对器材,要求不是太高,一般我觉得手机就拍的很好,因为手机的这个微距摄影,比你比那个照相机我觉得还要好一点儿。因为那个照相机的镜头,假如不是这个微距镜头的话,它一般镜头,它对这个对焦距离都有要求,一般都是40公分或者是35公分。拍特写的话可能有点儿牵强,我觉得有的手机,它这个最近的对焦距离呢,可能也就是十公分,很近。可以拍特写,应该是有利的。另一种植物摄影,我觉得就是一个欣赏性的,也就是说要求他拍的好看一点儿。这些摄影我觉得也不同于纯的这个艺术创作,假如说纯的艺术创作的话,可能会把这种植物拍的让别人看到之后认不出来,单纯的追求他的视觉效果,或者这个光影效果。我说的这个植物摄影,欣常见的植物摄影应该就是在确保别人看了照片之后能够认识这个物种是什么。在这个构图用光画质啊,瞬间把它拍下来。我的这本儿书里的这个图片呢,基本上就是按这个要求来拍的啊,基本上就说首先得让人家看看这个照片,你对这个植物有认识的,让人家看到这个照片就认识这种植物,然后觉得这个植物拍出来挺好看的。艺术摄影的应该注重它的这个构图用光什么的,选取植物最美的一面,把它最美的瞬间展示给观众。这种事情办对器材有一定要求,手机有时候可能它的画质没有相机好,假如说你今后有这个展览呀,或者是出版的需求哦,建议还是用相机来拍,用这个专业的镜头。因为摄影这个事儿啊,就是一分钱一分货,谁也骗不了谁,你是用这个业余的东西肯定拍不出来效果特别好的那种画面,专业的相机专业的镜头,那个画质远远好于这些,这些东西你有一套专业的器材,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大自然当中行走,当你碰到一颗心仪的植物的时候,不要急于拍摄,应该围着这个植物转一圈儿观察一下,根据你掌握的这个相关植物知识,去寻找最佳,最合适表现这个植物的这个最佳角度来拍摄。有的时候你局限于这个环境不可能转一圈儿,那你也要上下左右仔细的打量一番,把他这个最美的一面儿找出来,最合适表现这种植物特性的这一面儿,把它找到,然后再拍摄,那你的这个成功率就应该比较高了。拍植物,有时候和拍人有点儿类似,我觉得从45度角左右拍出来比较好看一点。再一个就是拍植物的时候背景的处理,我觉得也非常的重要,背景的话能简则简,不要太花哨,太花哨的话就会把主体淹没掉,喧宾夺主。在拍植物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喜欢拿一块黑布放到后边儿,这样做未尝不可,不过这个黑布放到后边的话它的背景看起来非常的单调,然后一片黑色的话,会看起来这个没有那种活灵活现的感觉,死气沉沉的,而且这个黑的背景比较吸光。整个画面拍起来的话,那个曝光不太好掌握,往往那个黑背景会把这个植物的边缘的光给吸掉,感觉那个边缘不是很清楚。我建议的话,拍照的时候还是尽量少用这种单色的背景布做背景,背景还是从自然当中选择,看起来背景比较干净的,能把这个主体衬托出来的这个背景。自然当中选择的背景拍出来的照片儿呢,就很生动,又复合它的生境。拍一张好的照片儿不容易,拍一张成功的作品更不容易,所以说只有多拍多练习,经验积累多了才会水到渠成,每拍一张照片儿都会成为作品。下面呢,大家就是看几张图片。大家拍照片儿的时候呢,选择植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这些适合在构图当中不大不小啊,适合就是把它整个包含进去的,这种植物太大的话你拍出来啊,在照片里的位置太小,有时候容易看不清它的鉴别特征。太小的植物的话,你拍出来,可能他的这个比例看起来不是特别真实。所以说那个拍的时候要选这个植物,不高不矮,放在你这个画面当中啊,又可以看清他的这个界面特征,它的比例又不是放的特别大的,这种我看起来比较舒服一点。其实这个摄影的这事儿就这么多,主要是讲就选取景,然后构图用光,然后就是这个瞬间的掌握,其实植物摄影,别看植物它是静止的,它这个瞬间你也得掌握好它,那个花开开的这个程度你要掌握好,尽量拍的时候能把它这个花蕊带上。我拍的这些照片基本上都是用这个长焦镜头拍的,长焦镜头,拍照片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背景虚化的特别好,当你这个距离植物两到三米这个距离拍的时候,它这个景深比较大,而背景是虚化的,这个植物从前到后都是清楚的。假如说你用一个微距镜头拍的话,可能说你需要距离植物对焦距离比较近,你这个光圈儿放的比较大的时候,背景是虚化了,你这个植物从前到后它这个景深比较浅,然后这个植物就整个儿的就是看的不太清楚,所以说我拍照片还是建议用个长焦镜头比较好,这样拍出来的这个照片视觉看起来比较自然。广角镜头拍出来的话,看起来的这个比较夸张。对于植物来说,你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变形,除非有这个特殊需要想把这个很小的一个植物,把他这个拍全拍他的这个前景啊,你用广角镜头我觉得效果出来比较好。这就用广角镜头拍的,它长得非常小,你想到这个整个的这个生命啊,把这个指数看起来啊,又不是特别小的情况下拍出来,你要用个广角镜头,这个广角镜头近对最近的这个对焦距离有要求的,这个比较小的时候,你才能和这个植物距离比较近,然后把它拍出来啊,这样看起来比较完整一些。后面还有个太行山常见植物的PPT附件供大家参考。(转换成视频了)
图文整理:郑凤语音合成:郑文慧
编辑/排版:郑文慧壹木自然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