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过敏性鼻炎为什么不试试益生菌 [复制链接]

1#
益生菌是指适量可对宿主有益的活的微生物,多为肠道共生菌,但并非所有肠道菌都是益生菌,目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酵母菌等被认为是对机体有利的益生菌。

首先,大家得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患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调节异常导致,机制比较复杂,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了。

新生儿早期免疫系统的成熟必须在外界环境的微生物驱动下完成,否则,容易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当今社会中,由于抗生素的使用、无菌食物的食用和家庭成员数目的减少,导致儿童早期感染的几率减少,从而减少了早期接触微生物的机会,以致儿童早期免疫系统的发育平衡紊乱。

有学者就提出了一个“卫生假说”,认为儿童早期感染的机会越多,成年后患有变应性疾病的几率就越小。

此外,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健康儿童肠道中发现主要以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患有变应性疾病的儿童肠道中以高水平梭状芽胞杆菌和低水平的双歧杆菌为主。

国外有学者曾进行爱沙尼亚和瑞典的新生儿肠道菌群组成与变应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发现患有变应性疾病的儿童在其出生第1个月普遍缺少肠球菌,1个月内缺少双歧杆菌,因此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说,异常肠道菌群可能导致或加重变应性疾病。

所以,人为补充机体正常所需的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改善免疫调节,改善过敏性鼻炎。

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是多样的,每种益生菌有其各自的途径影响机体。

首先,良好的共生肠道菌群是维持肠道稳态的主要调节剂。

刚才说了,异常肠道菌群可能导致或加重变应性疾病,益生菌可通过促进肠道sIgA的分泌,改善肠道免疫屏障。

此外,益生菌可通过稳定肠道微生物环境和肠的渗透性屏障并增强肠内抗原的降解来减少局部免疫炎症反应。

最近的数据显示,益生菌可影响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过敏反应。

应用于过敏性鼻炎治疗的菌株包括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加氏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克劳氏芽孢杆菌等,应用最多是还是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

在早期的实验中,补充益生菌在缓解过敏性鼻炎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而且没有出现传统治疗方法引起的那些讨厌的副作用。因此,益生菌更适用于长期治疗过敏性鼻炎。

益生菌的给药方式以口服最为常见,其特点有:

特点No.1

他们是微生物

有机体

特点No.

可在胃胆胰消化道内生存

特点No.3

进入肠道微生物环境后能诱导宿主反应

近来,已有大量的随机对照实验显示益生菌有利于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但目前对其疗效观点不一,主要是临床数据的局限性。

益生菌治疗的临床效果取决于诸多因素,如菌株的种类、给药剂量及时间、给药途径和其他潜在的宿主因素。

就如过敏性鼻炎的其他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不同的患者朋友,其效果也是有所差异的。

过敏可治疗也可预防

早期服用益生菌可降低特应性过敏症状

生命早期服用益生菌能有效降低IgE水平,降低特应性过敏症状,特别是对过敏高危患儿来说早期预防很重要。

研究证实有效的菌株为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体外和临床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能有协同作用。

因此,使用混合菌株可能是一个有效减少婴幼儿湿疹的策略。

有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和哺乳期间补充罗伊氏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能增加母乳中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转移生长因子(TGF)-β的浓度,与降低婴儿湿疹有关。

孕产妇益生菌干预似乎是安全、便宜,而且相对容易实施。怀孕最后两个月和母乳喂养前两个月,孕产妇补充益生菌显著降低高危婴儿的湿疹风险。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