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霜降一过,客家地区的山里就会有一种奇怪的野果成熟。这种野果有肥厚的肉质果柄,经过几次霜后,其味香甜,营养丰富,生吃特有风味。
这是什么东东?估计现在许多年纪轻些的朋友很少有吃过,更说不上名字来了。
这是许多六零七零后小时候的记忆,毕酒子。不同地区的叫法可能不太一样,扭枣、拐枣、万字果、万寿果、桔扭子等等。它的学名叫枳椇,是枳椇属鼠李科枳属植物。
毕酒子树是一种高10-25米的高大落叶乔木,小枝褐色或黑紫色,浑身是宝。木材纹理粗而美观,收缩率小,不易反翘,材质坚硬,适合作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用材。毕酒子树皮、叶、根、果柄和种子均可药用。树皮主治腓肠肌痉挛(小腿抽筋)、小儿积食等;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毕酒子”;果实入药,为清凉利尿药,并能解酒;“毕酒子酒”能治风湿症。
所以,我们吃的“毕酒子”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柄。毕酒子含有30-40%的糖(葡萄糖)和苹果酸钙,是理想的儿童保健食品。毕酒子没有成熟的时候是不能吃的,很苦很涩,成熟后的果柄若制成果脯,比葡萄干还甜,比柿饼更有美味,经年保存完好的熟干果,风味更佳。
除了可以生吃外,毕酒子最大的用途便是用来泡酒。《滇南本草》中记载了毕酒子泡酒的功效:“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或泡酒服之,亦能舒筋络。小儿服之,化虫,养脾。”由此可见,毕酒子泡酒有舒筋活络、去风湿的作用,同时还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民间常用毕酒子酒泡药或直接用于医治风湿麻木和跌打损伤等病症。
毕酒子泡酒方法:先将毕酒子洗干净,然后用剪刀剪去籽(果实),将其沥干水晒干之后再放入白酒中密封即可。一般用1:1的比例,酒的量可以适当多一些,可用37度白酒浸泡。用毕酒子泡出的酒是很甜的,如果想让毕酒子泡得更彻底,不妨在制作时用刀在毕酒子上面切一些小口,这样汁液就能更加充分地混入酒中。密封一周后即可饮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有很好的祛风湿功效,所以毕酒子酒特别适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用。
备注:本文由漫心谷原创整理,配图来自互联网。转载须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