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树节,一起去植树吧 [复制链接]

1#

东风二月苏堤路

树树桃花间柳花

3.12

植树节的来历

3月12日是我国每年一度的植树节,成立该节日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升空气质量,美化地球家园。

我国的植树节最初是在年,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倡议设立,并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植树节改为3月12日。年,经商议,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在一些表现植树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殊时期的植树造林运动,感受到人们齐心种树、绿化国土、改善生态的热情。

名人们的种树情结

中国有非常悠久的植树造林传统,也流传了不少有关植树造林的佳话。

据说,人文始祖*帝开创了古人植树的先河。*帝的手植柏至今依然挺立在陕西轩辕庙中。这棵柏树高20米以上,胸围7.8米,虽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霜,至今仍干壮体美、枝叶繁茂,树冠覆盖面积达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人称“世界柏树之父”。

三国名医董奉,看病从不收取病人报酬,只要求病人种杏树,缔造了一段杏林佳话;北宋苏东坡堪称“植树模范”,其任杭州刺史时,修浚西湖,筑起长堤,“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为后人留下了“苏堤春晓”的著名景观。

绘画作品中的树

古人说:“凡画山水,林木当先,峰峦居后。峰峦者山之骨,林木者山之眉目,未见骨骼,先有眉目,故林木须要精彩。”对山水画贡献突出的五代画家李成的《寒林平野图》中,松树枝作蟹爪状,松针线条坚挺而有张力,显示出李成非凡的笔力。

风格派运动先驱蒙德里安笔下的“树”系列非常具有代表性,体现了其艺术理念的核心,《红树》《灰色的树》等,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树的基本形体依然可辨,但是线条跳跃曲折,剔除树叶只留树干,抽象出一个理念上的树。

植树的好处

1.保持水土:树木有像树冠那样庞大的根系,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

2.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以减弱风的力量。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80%。

3.经济建设: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新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

植树节活动

1.种树浇水:在植树节,我们可以了解栽培技术之后,买些小树苗去种树,提升周围环境的绿化水平。也可以给一些树木浇水,浇水的时候使水分均匀分布,减少土壤冲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充分发挥水效,并注意节约水资源。

2.了解树木知识:树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树木的品种成千上万。让我们指明说出身边树木的名称和特点,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困难。在植树节,我们可以好好静下心来,学习有关树木的一些知识,了解树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实施更好的保护。

3.宣传环保:植树造林本身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须要去种树,大家可以利用互联网,发布一条呼吁环保的帖子,或者走上街头,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4.其他活动:植树节的意义不只是植树,还可以做其他爱护环境的事情,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使用塑料袋的次数等等。过节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不变的是我们保护地球的初心。

校园植物科普

为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我校种植了各类植物,为校园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为了培养学们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校园绿植,我院特此总结校园部分植物的科普知识并发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