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年的历史!科学家在琥珀中发现了1亿年前的花化石!
见证了地球一亿年的兴衰,1亿年前的花化石被科学家发现!
今日,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琥珀中发现了保存1亿年前的花化石,为研究东南亚开花植物的进化和构造板块运动提供了证据。
研究人员说,这一发现表明,今天在南非发现的一些花卉自恐龙时代以来一直没有改变,它们是一亿年前化石花的后代。研究小组从青岛科技大学处理来自英国开放大学的专家和其他机构,发现花化石是现代Phylica几乎相同的物种。
科大研究小组对在缅甸发现这些约1亿年前形成的21块琥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些花对频繁发生的野火具有很高的适应性。这表明今天在南非发现的一些花自恐龙时代以来一直没有改变。
来自开放大学、青岛大学等地的专家发现的这些花,与现代的Phylica物种几乎相同,后者是频繁遭受森林大火的Fynbos角植物群的一部分。这些化石是在长期灭绝的燃烧植物旁边发现的,表明野火是早期花朵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白垩纪中期,开花植物化石的突然出现被查尔斯·达尔文描述为“令人憎恶的谜团”,通常,花的化石都很罕见,没有很好的保存,而且来自一个灭绝的物种群体。然而,这项发表在《自然-植物》杂志上的研究发现了一个例外——研究小组在琥珀化石中发现了一些花,它们与今天生活在南非开普敦附近的植物几乎相同。
这些保存完好的1亿年前的花、果、叶和花粉提供了开花植物进化过程中一个重要时期的快照,表明早期花朵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原始,但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频繁肆虐白垩纪温暖的“温室”世界的野火。如果达尔文能够接触到这些化石,他所谓的开花植物起源的‘令人憎恶的谜团’可能就不会那么令人费解了,因为火是形成花朵进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些化石表明,在恐龙消失、哺乳动物多样化、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的1亿多年的进化过程中,该物种的花、果、叶、花粉没有发生变化。它们在几乎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存活下来的特殊结构和能力表明了它们的特殊适应能力,尤其是那些能让它们在火的肆虐中生存下来的能力,它们尤其成功。
这些花属于鼠李科的Phylica属,这是一种濒危植物类群,是在频繁的野火中幸存下来的独特的Fynbos花的典型。花朵化石的精致保存表明,它们也适应了火,因为它们是在琥珀旁边被发现的,其中含有部分被烧毁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