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字叫金刚藤的原植物种类
金刚藤不是植物的正式中名,而是一种别名和中药名称,民间常用,具有祛风湿、利小便、消肿*等功效,但目前各地使用的金刚藤种类十分混乱,为了统一名称,开发利用这一中药资源,现就十多种叫金刚藤的原植物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1,西南菝葜:在《西藏中草药》中记载为金刚藤,学名为Smilaxbockii;
分布于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药用部位是根茎;作用是祛风、活血、解*。
2,菝葜:在《履巉岩本草》中记载为金刚藤,学名为S.china;
分布于云南、贵州;药用部位根茎和叶;作用祛风利湿、解*消肿。
3,银叶菝葜:在四川叫金刚藤,学名S.cocculoides;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药用部位块茎;作用清热解*、利湿。
4,合蕊菝葜:在四川叫金刚藤,学名S.cyclophylla;分布于四川;药用部位块茎;作用清热解*、利湿。
5,托柄菝葜:在四川叫金刚藤,学名为S.discotis;分布于陕西、四川、贵州;药用部位根茎;作用清热利湿、补虚益损、活血止血。
6,马钱叶菝葜:在云南叫金刚藤,学名为S.lunglingensis;分布于云南;药用部位根茎;作用祛风利湿、清热利尿。
7,无刺菝葜:在云南叫金刚藤,学名S.mairei;分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药用部位根茎;作用祛风除湿、调经利尿。
8,短梗菝葜:在陕西叫金刚藤,学名为S.scobinccaulis;分布于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华中、西南;药用部位根茎;作用祛风湿、通经络。
9,黑果菝葜:在《简易草药》中记载为金刚藤,学名为S.glaucochina;分布于陕西、四川、贵州、云南;药用部位根茎;作用除风*、清热利尿、解*除湿。
10,匙羹藤(萝藦科匙羹藤属):在广西叫金刚藤,学名为Gymnemasylvestre;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药用部位根和全株;作用祛风止痛、清热解*,有小*。
11,云南勾儿茶(鼠李科勾儿茶属):在《全国植物图谱》中记载为金刚藤,学名为Berchemiayunnanensis;
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药用部位根和叶;作用活血止痛、祛风活络、清热利湿。
12,多叶勾儿茶:在《中国植物志》中记载为金刚藤,学名为B.polyphyua;分布甘肃、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药用部位是根;作用祛风活络、清热利湿。
13,多花勾儿茶:在四川叫金刚藤,学名为B.floribunda;分布于华中、中南、西南和陕西;药用部位根茎和叶;作用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清热凉血、利尿解*。
14,昆明山海棠(卫矛科雷公藤属):在云南叫金刚藤,学名为Triterygiunhypoghlaucum;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药用部位根和全株;作用祛风利湿、活血散瘀、续筋接骨。
二,商品金刚藤来源的主要植物
根据我的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金刚藤来源的主要植物是百合科菝葜属的菝葜、西南菝葜、黑果菝葜。其他的种类在一些地方使用。总体以上种类都有利湿作用,但各自功效不同,一些种类有小*,使用时请遵医嘱。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图片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