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酸奶为什么会被树立成为健康的形象 [复制链接]

1#

酸奶的正统在欧洲,得益于多年前关于饮用大量酸奶跟保加利亚农民长寿现象的研究,酸奶跟长命百岁、健康等关键词就迅速在西欧蹿红,只不过纯正酸奶更像是保健品,主要是难吃。

80年代达能集团市场营销副总裁的FrankPalantoni一针见血就给酸奶的推广指明方向:美国人喝不惯欧洲酸奶,是因为这玩意不够甜。在甜食熏陶下形成的饮食习惯,酸奶要想卖得出去必须得“加糖”。

差不多时间,日本大阪世博会上保加利亚酸奶引起了明治公司的注意力,抢先拿到了“保加利亚酸奶”的冠名许可。但是刚上架也是把日本消费者恶心到了,酸涩的口味让人天然跟食物腐败联系到一起。除了直接加糖,只要增加酸奶口味,水果、蜂蜜都能混搭。

想把这么个好东西做大做强,一方面是让酸奶变好吃,另一方面是强化它的“功能”属性,好吃又有营养,食品界的六边形战士。

比如达能在格鲁吉亚山区以长寿老人为主题拍摄的广告片“Georgiansover”(格鲁吉亚百岁老人),片中百岁老人劈柴的斧子抡得铿锵有力,美国消费者被深深震撼,从此被植入喝酸奶寿命长的初步印象。

同时乳品公司专为中产女性定制“减肥功能”,经典广告桥段是:一个正在节食的女人看着芝士蛋糕唉声叹气,她的苗条闺蜜骄傲地拿出芝士蛋糕风味酸奶安利:吃它可以减肥。

两年前国产高端现制酸奶品牌blueglass就因为直接把“超强抗氧化功效”“增强免疫力”“消除自由基”“对抗炎症”“促进细胞活性”“快速合成弹力蛋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水润肌底”“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打到公屏上被罚“虚假宣传”。这卖的不是酸奶,是神仙玉女奶。

后来blueglass也学聪明了,饮用后效果暗戳戳地指向“小红书标准都市丽人”:御用的女模特,通常是以扎着高马尾、穿瑜伽裤、小麦肤色但细腻光滑、身材纤细的造型,露出8颗亮白的牙齿在桨板上做瑜伽。

点击(最多30字)

在这样的内外兼修、连创新带忽悠的发展中,酸奶的健康人设深入人心。茉酸奶就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要价每杯40元的勇气。

“酸奶光环”不用茉酸奶自己教育市场,另一方面卖现制酸奶真赚钱啊。消费者对超市货架上的预包装酸奶要求可就高了:严格的保质期、一目了然详细准确的配料表,每一项得禁得起成分党的审视。而茉酸奶等现制酸奶至少在包装和供应链方面就“宽松得多”。

买预包装酸奶和现制酸奶的预期完全不同,前者紧盯营养健康,还不能太难吃,后者主打即时性,让你复购、上瘾就是它的最大目的和使命。

根据食品自媒体窄播的总结:要做低温预包装酸奶需要在供应链上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时间,品牌在营销中非常强调奶源、牧场、菌种、蛋白质含量、生产工艺创新等等。以上这些茉酸奶都不用操心,它只需要考虑搭配的牛油果新不新鲜、干不干净。

酸奶的毛利够大,乳品公司也爱做酸奶,万物皆可加,业内称为“延展性强,创新空间多”。翻译一下就是酸奶价格的上限,就取决于你往里加什么的想象力了。

以前你跟年轻人说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现在没有物质的年轻人反驳:我都这样了,还不能及时行乐吗?

与其喝自律酸奶,不如来一杯放纵的奶昔,每天安慰自己“又活了一天我可真棒”,整天清醒克制有什么用,就不能爽一回吗?

点击(最多30字)

即使被戳穿,依然有人愿意为这杯热量炸弹付费。无非是愿意为这种快乐付多少钱,一瓶可口可乐零售价3元,就看茉酸奶怎样拿捏中产对“一杯融化版冰淇淋”的价格底线。

那怎么才能让中产心甘情愿为高价酸奶买单?

我觉得可以看看隔壁岛国的高端酸奶都进化成什么样了,日本酸奶产业在世界范围也是出了名的发达,年人均能喝掉9.8公斤酸奶。

日本的酸奶卷到了极致:卷菌种、卷风味、卷功能。功能之细分和对目标人群之贴心,

年,明治推出PA-3降尿酸功能酸奶,主打“缓解痛风”;

点击(最多30字)

雪印的SP菌株功能酸奶,专攻中老年的啤酒肚,据说有效降低内脏脂肪的面积;

高梨乳业(takanashi)年推出一款含鼠李糖乳杆菌的功能酸奶,主打缓解皮肤干燥,从内部滋润皮肤。内含玫瑰提取物还能唇齿留香。

点击(最多30字)

年雪印推出拥有10亿个瑞士乳杆菌SBT菌株,号称鼻炎过敏人士专用;

还停留在“零食”小儿科阶段的中国高端酸奶任重道远,什么是酸奶变贵的正确姿势?变成中产十全大补剂和神仙玉女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