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又到了做秋果作业的时候,别担心,你要 [复制链接]

1#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金洁珺章然10月8日,寒露至,秋色渐浓。可是走在杭州的路上,当桂花香扑面而来时,你会真切地感觉到秋天正在越来越丰硕的枝头和你捉迷藏。长假一上来,不少家长和孩子都已经接到了新的课外作业——识秋果。杭州的秋果有哪些?除了柿子、板栗这些“大众品种”,好玩好吃的秋果在哪里?钱报记者来到杭州植物种类最多、最集中的杭州植物园里,四处搜罗了一翻,给大家来了回“秋果大会”。·南酸枣南酸枣算是个十分实惠的秋果了,果肉可吃,是绝对提神醒脑的味道,吃完后果核也不浪费,可以串着手链,还有吉祥寓意。在杭州植物园里,南酸枣树算是多的,现下时不时地就能听见南酸枣砸在松软地面上的声音。靠分辨叶子和树干找南酸枣的本领,想来一般人也不大有,所以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眼睛看牢地面,现在已是南酸枣结果的晚期,所以不少南酸枣树下都有腐烂程度各不相同的南酸枣,钱报记者就是这样找到南酸枣的。南酸枣最好认的就是它的果核,它果核顶上会有五个眼睛似的小孔,分布很均匀,所以有人也管这果核叫五眼果,因为样子实在太奇特,往年还有人打着“神果治病”的旗号,卖这南酸枣核。不过,杭州植物园的工作人员说这果核的正确用法是做手串,那倒是好看的。当然,南酸枣还可以吃,南酸枣糕的原料就是这个。吃过南酸枣糕,会喜欢上这个小甜点的酸甜,可是作为原料的南酸枣,可就是酸爽大于清甜了,特别是青的,第一口破皮咬下去能让你酸到皱眉,感觉有满满的维生素C,带着果子独有的清爽,你会让咬下第二口,这一口,就可以感受到南酸枣的黏丝了。南酸枣有个别名叫鼻涕果,里面果肉的质感就是黏丝特别多,吃起了有些滑溜溜,却很难咬断。当然现代人应该不太爱这样吃,不然水果店里也该有的卖了,但是据说几千年前的远古人类却很爱吃,挖出来的遗址里就有不少南酸枣核。常见地:杭州植物园里的南酸枣算是最多的,除此之外,杭州西山森林公园也有几棵。·梧桐果实和钱报记者一同逛园子的是杭州植物园植物分类所高级工程师黎念林,他告诉记者,半个月前,还有个秋果美味,是梧桐的果子。这里要注意,梧桐可不是街上最常见的法国梧桐,梧桐就是咱们中国的梧桐,也是传说中凤凰最爱栖息的梧桐啊。我们来的时候有点迟了,在一棵梧桐树上找到了还剩一半的梧桐果子。梧桐的果实是蓇葖果,它有点像是几瓣勺子叶合在一起,包裹着里面的种子,样子也有说像饺子的,等到成熟的时候,果壳瓣会分开,每瓣上挂着种子。“我们吃的其实就是梧桐的种子。”黎工指着像枯叶的果壳瓣上粘着的种子说。取下一棵,种子不过小黄豆大小,褐色,表面皱巴巴地,有点像干燥的豆豉。“加点油,炒着吃,味道也和黄豆差不多,现在是有点老了。”常见地:杭州的中国梧桐倒不常见,除了植物园,可以去中河南路上看一看,据说那里还有一排几十棵中国梧桐。·火棘火棘,名字听起来有些危险,不过确是个常青的植物,观赏效果特别好,当然,闲着特别无聊的时候,也是可以吃一吃的。很多人不知道,火棘、苹果、桃子和樱桃均属蔷薇科,而蔷薇科的果实多半都可以食用。随手坠下一颗开得红彤彤的火棘,第一感觉是小,还没怎么尝到肉就没了,也没啥核可吐,第二颗吃就有了经验,嚼慢一点,可以感到果肉比较粉,有点像苹果,但是没有很多水分,味道也淡。也难怪火棘有个别名叫“救军粮”,据说当年诸葛亮和曹操大军对垒时,因为粮草未能及时到,还曾采摘过火棘果腹,不仅度过了绝粮险境,还赢得了战斗胜利呢。黎工说火棘在自然状态下,树冠会长得杂乱,不规整,所以要想果子结得红,结得漂亮,就得勤修剪。常见地:火棘也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低矮灌木,路边的绿化带和普通的公园里都随处可见,如果从绿丛中顺藤一溜串的红果,多半就是火棘。·银杏果仔细想想,杭州的银杏林不算少,除了景区,很多就在城市居民区附近。所以这个时候,不少杭州人也爱去这些银杏林转转,捡拾银杏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银杏都结果,只有雌株才会结果,而眼下也算是银杏果成熟的旺季,杭州植物园南门往里走的一排银杏树,树下都是掉落的银杏果,熟了的果子颜色有点像红透了的小金桔,闻着还有点甜香,但是剥开果壳和果肉,取出里面的核,是人们知晓的白果。新鲜的白果吃起来淀粉感很重,有点像板栗,但是没板栗甜,还很苦。黎工特别提醒道,银杏果不要生吃,也千万不能多吃,“银杏果里有微量氰化物,是有毒的,吃多了可是真会中毒的。”常见地:朝晖公园的银杏林、曙光路、大关西苑小区门口、孤山银杏林、五云山银杏林·拐枣拐枣,算是记忆里的美食了,城市的孩子可能不常见,因为城里的拐枣树不多。农村倒算特别常见,可能一些人家的家门口会种上一棵。拐枣,杭州人叫金勾勾,诸暨人叫木勾留。拐枣树很高,长得也高,所以如果不是特意去寻,可能一不留神就打它树荫下走过了。杭州植物园里给拐枣配的是学名,叫枳椇,大家可以去跟着学名找一找,靠近洪春桥附近。叫它拐枣,也不委屈,因为它和枣一样,都是鼠李科的植物,拐倒有些形容它样子的意思,有人也说它长得有点像卍字符。而我们吃的拐枣其实也并不是吃它的果实,而是吃它肥厚的果柄,不过眼下并不算是吃拐枣的好时候,因为拐枣要在落霜后才会变甜,现在吃有点像是连着柿子皮吃柿子,甜味在开头,涩味苦大仇深地跟在后面。黎工建议,如果有幸可以拿到拐枣,这时候也别嫌弃它的涩味将它丢弃,可以放在冰箱里一段时间,等等它的甜味。常见地:杭州植物园无患子果:最后介绍个很有乐趣的果子,无患子树的果子。它的大小和桂圆差不多,不能吃,但是却很实用,不少人都管它叫肥皂果。无患子果刚成熟的时候,它的果皮和里面的种子之间填充的是液体,一脚踩上去,来回蹭一下,都能蹭出不少肥皂泡沫来。钱报记者捡到的无患子果有些老了,表皮皱巴巴地了,黎工说皮厚了,但是剥开只要搓,还是能搓出来一些泡沫的。钱报记者试了试,老了的无患子果果皮胶质感特别浓,加了些水揉搓后,可以感到手上滑溜溜的,还有股果子成熟后的香味。常见地:无患子属于常见的行道树,灵隐路、龙井路、清泰街、教场路、天目山路延伸段都看得见它。西湖南线的涌金广场、苏堤、曲院风荷、杭州花圃里也有,据说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区还有条无患子大道,每到秋天,就有不少学生来这里打卡拍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