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益生菌不能乱用挑错益生菌制剂,可能对娃 [复制链接]

1#

大家知道「益生菌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梗吗?

宝宝不吃饭?来点益生菌!

腹泻、便秘?来点益生菌!

......

总之,有事没事宝爸宝妈都爱给宝宝吃点益生菌。

益生菌似乎成了养娃万能小助手,随时随地都能派上点儿用场。可是益生菌到底是什么?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又该如何选择?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往下看↓↓↓

01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往广义了讲,就是细菌的一种。往狭义了讲,指的是对于人体肠道来说,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

我们肠道中有无数的细菌,大致可以分成3大类:

有害菌:就是细菌中的“坏蛋”。

益生菌:也就是有益菌,细菌中的“好人”。

中性菌:细菌中的“吃瓜群众”。

有害菌和益生菌两者相互制约,才能维持肠道健康。

02

益生菌有什么“神奇作用”?

益生菌的作用还真不小,但是所有的作用都基于它维持了肠道菌群平衡、增强了肠道的屏障功能这个大前提上。

基于这个大前提,益生菌的作用就是可以缓解抗生素相关性、细菌相关性腹泻,缓解便秘和肠绞痛,也能预防食物过敏,并且能通过它的代谢产物,调节身体的免疫功能。

03

为什么宝宝要补充益生菌?

现在因为奶粉喂养过早、剖宫产比例增加、抗生素滥用和过多的使用消*剂清洁剂等,使得宝宝体内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有益菌的数量都大大减少,容易出现像肠绞痛,肠胀气,肠胃功能紊乱(便秘腹泻)等症状,所以需要补充益生菌,以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平衡。

04

注意避开这些误区

不然吃再多都是白吃!

包包可以乱买,但是益生菌不能乱吃。

在给孩子买益生菌时,大家一定要避开下面这些误区。

误区1:益生菌是“万能药”

咱们上面说到了,如果是肠道菌群失衡或肠道屏障被破坏引起的症状,比如说消化不良、腹泻、食物过敏等,补充益生菌是可以调整的。但不代表益生菌就是神药,能治百病。

误区2:没有立竿见影就是没用

这应该是大家的痛点。

好多人觉得,我给孩子吃了一周益生菌了,为啥腹泻还没好?这玩意儿指定没用。

吃益生菌和买包不一样,不是钱一花就能见效果。我们上边也说了,它的作用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是个缓慢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误区3:和抗生素同服

抗生素是杀灭细菌的,益生菌也是细菌,抗生素可不管你是好菌还是坏菌,统统都会杀灭。就好比“猫鼠同笼”,一来一回,净白折腾了。服用益生菌和抗生素,中间起码要间隔两个小时。

误区4:孩子还小,要减量

孩子不是“S”号的成人,别觉得孩子小,吃药就得减量。

益生菌通常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衡量的,对于孩子来说,每次吃50~亿个益生菌是最合适的,人为减半,少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啊。

误区5:留一半下次再吃

有家长问:如果一次吃了一袋半,剩余的半袋放冰箱保存后再吃可以吗?

当!然!不!可!以!

因为,剩的那些益生菌,早就没用了!

益生菌是厌氧的,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太长,就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杀死”,你再给孩子吃的,就是“死”了益生菌。

一堆益生菌“尸体”,又能有什么用呢?

05

又该如何选择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大家更关心的是,我该怎么给我家孩子选益生菌制剂?

1.菌株

世界益生菌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益生菌的效果取决于菌株,而不是菌种。

不同的菌株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分工明确,各有各的职责。

大家可以这么理解,菌种相当于银行卡卡号,菌株是银行卡卡号和密码。

你想取钱,光有卡号不行,你得有密码啊。

而且不是所有的益生菌菌株都适合给孩子吃。

在这个干什么都需要考证儿的年代,入嘴的东西,没有“证儿”怎么行?

目前,中国卫生部就规定了以下9个菌株可以用于儿童食品。

大家要买益生菌制剂,一定要认准这9个有“证儿”的菌株。

2.成分

无论什么品牌,无论什么质地,我们买到的都是益生菌制剂。

这也就意味着,益生菌制剂里除了益生菌,还会有别的成分。

以X品牌的益生菌配料表为例:

除了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该益生菌制剂中,还含有麦芽糊精、蔗糖等。

再比如另一品牌的益生菌配料中还特别提到:

可能有的家长愿意给孩子买“有味儿”的益生菌制剂,但事实上,这恰恰是家长们需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