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冬枣
——溯源:冬枣古称贡枣,属于鼠李科,枣属。二代冬枣,又名“短枝冬枣”,是“沾化冬枣”的一个新生代优质晚熟鲜食品种。
——特点:二代冬枣果形扁圆,甜度更高,水分更足,果皮更薄,果肉更脆,枣渣更少。二代冬枣个头大,生长快,外形漂亮,比普通“沾化冬枣”大一倍左右,平均每个20克以上。而传统冬枣果形多样化,或圆形、或长椭圆形,且个头大小不均匀。
——营养:二代冬枣可溶性固形物是普通冬枣的1.3倍,可食率达97%。同时,二代冬枣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防癌抗病之功效,被誉为“百果王”“天下奇果”“世界第一果品”等。
——种植:二代冬枣,具有生长势中庸、枣花子房体较大、品质更佳等优势,幼苗培育、嫁接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可为。二代冬枣难管理、产量低,只在我国山东省沾化县韩家村主产地(沾化冬枣公社)、山东省沾化县下洼周边有种植。
——收藏:二代冬枣属鲜食品种,只能人工用手逐个采摘,同株冬枣成熟期不同,根据情况分2-3次采收。采收后的冬枣一般采用保鲜库保鲜贮藏,在低温条件下能抑制冬枣中乙烯的产生。冷库贮藏的温度以1℃左右为最好,其相对湿度应维持在98%左右。
1
同题诗会?冬枣
河南省诗歌创作研究会濮阳市分会
年第24期总第86期
诗作者:李继增/四郎/欣然/钉子/瑶池甘露/魏利民/辛颖/潘克静/周秀杰/九朵/雨蝶/杨贵娟/俯视红尘/林烟/麦子/翔帆/
冬枣
李继增
一簇簇的碎花眨眼
一丢丢的玉珠忽现
酸甜中含着风雨的滋味
饱满里浸润日月的骨髓
咬一口清脆
满是春晨的鸟鸣、夏夜的星
从春的写意中来,又入秋的工笔画
从青涩到红润,从丰腴到皱巴巴
不变的,是来自于
一颗心的坚守
冬枣
四郎
以清脆掩埋荒芜
大雪来临之际,藏好
曾经的
低眉,腮红,羞涩和甜
习惯于被故乡一遍遍抽打
灵*先于脚步抵达泥土
与深夜一起
咳出卡在喉咙里的核
喜欢它自然地落
像夕阳,将美好举向*昏
而一枚怀秋的胎,着床于向生的子宫
孕育生命和辽阔
那该是件多么敬畏的事
冬枣
欣然
一
八月将尽,母亲
不知道你行至何方
不知道你在何处歇憩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这个世界
故园的青枣香了,母亲
一排排,一行行的果子
哭着红,笑着绿
颤抖在枝头
时不时砸疼路人的眼眶
在这落叶遍地的人间,母亲
请允许我以一枚枣子的甜,拥抱冬天
二
冬枣是一个人脆生生的老年
在枝头,或在碗中
甜得超乎人的想象
假如你错过了它们的花期
它们的青涩
一定不要错过它们的冬天
就在它们红色遮面,从枝头落下
如雪花般纷纷扬扬时
请一定把它们捧在手心
或含在口里
冬枣
钉子
老家院落里
那棵枣树一直在
椭圆的叶一年一年绿
鹅*的花一季一季开
不在的,是亲手种树的人
六十年前,祖父临走的时候说
他一生只种过一棵树
如今,比父亲还年长一岁的枣树
斑驳的身躯
每年秋天
枝头依然挂满脸色红润的果子
掐指算来
喜欢给树浇水的祖母也走了二十年了
那天闲聊,母亲无意中告诉我们
祖母的乳名
叫冬枣
冬枣
瑶池甘露
祖父屋后,那千年枣树结不多的枣
叫糖枣,菱角形的甜枣
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别样的甜
祖父走后的第三年,它就枯了
我几次在根部压培小根苗
终没活出一棵。我看到一次就一次的
泪流成河
想爬上你,难如爬山
最终,我没能攀爬上你的树冠
想那山上的酸枣
想漠上的歪枣树
红枣,我童年唯一的礼物
你依然屹立。如祖父的身影
我向往抵达!
一直也没有抵达
原野上,糖枣是枣林少有的根脉
那棵甜枣树,我余生的念想
一生的疼
想那饱满的糖枣,想那老枣树
梦里,你枯瘦如母!
一身素衣
冬枣
魏利民
杨柳苗
一脚蹬到头的小村
野花般,开在省道边
九月是她最动人的月份
我来到杨柳苗
在枣树下仰着头,仰起少年的渴望
那是一个比少年还清瘦的年代
所有渴望单纯而清冽
无数个染着红润的冬枣
像等待太久的亲人
“扑簌簌”向着少年伸开怀抱
有一颗,打疼了少年的头
有一个人,在门里边湿润了眼
此时,外婆,八十岁
我,八岁
冬枣,年年岁岁
……
冬枣
辛颖
姥爷家在*温泉
背靠着西山的老屋
温塘河从南向北,流过了胡同口
石头砌成的河堤半腰缝隙里
一棵冬枣树
长在我必经的路边
春风里,每天来回学校的路上
它都会摇着嫩嫩的绿枝迎送我
满树的*花
抖落成姥爷碗底,为我省下的一口口米粒儿
那年我七岁,我长,树也长
天高远秋风劲,雁阵声声
中秋月圆枣儿甜
我要乘一朵云儿返乡
看一看河堤,问一问老枣树
是否,当初
它也像不谙世事的我
满树的红果
模糊了母亲的病容
是否,我们都像饱经沧桑的老枣树
一步一步,安宁地,在异乡扎根
后记:我七岁那年,母亲生妹妹,大病,生死未卜。我们姐弟三人全部寄养在姥爷家。从春到夏再到冬……春节前,我和弟弟回到了父母身边。可是妹妹,被送给了堂舅家,这是母亲一生的痛。
姥爷家,舅舅在外工作,姥爷和妗子,拉扯着我们五个孩子,小表妹尚在吃奶,才几个月大。全家靠姥爷一个人的工分挣粮食、分蔬菜。每天的小米饭,那么稀,只有碗底有几粒米。好像妗子和姥爷达成了默契似的,姥爷碗底的小米他一口都舍不得吃,都留给了我和弟弟。妗子碗底的小米则是留给我的表弟和表妹。而姥爷和妗子,只喝稀米汤。
这棵枣树,就长在姥爷家门口,是我最好的陪伴之一。所以要写“枣”,非它莫属。其实,我的“冬枣”,也不是“冬枣”,它只是一棵枣树,比普通红枣小,比酸枣大,叫“麻枣”(方言)。并且,随着温泉的大开发,地下水位年年下降,河水几近断流,堤坝已经破败、垮塌。那棵枣树,也不见了踪影。但它却是留在我美好童年记忆里一抹永不褪色的绿,一片灿烂的金*。枣树的小花儿,像姥爷的*米粒儿。
特别喜欢席慕容那首《一棵会开花的树》。那么,这棵长在我人生路上的“会开花的枣树”,也算是与我有缘了。它像一面旗帜,指引着,让我回到童年,让我想到趴在姥爷宽宽的脊背上的温暖,想到妗子做的混锅面、粉条菜,想到当时在病床上思儿的娘,想到病妻、舍子、举债多重压下满脸络腮胡子憔悴黑瘦的爹……
母亲说过,“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枣上杆儿”。又到金秋,月圆人不圆。姥爷音容定格在他88岁那一年,母亲也早早的撒手人间,成为我心中不可触摸的痛。
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未来的路上,还有无数的风景,且行且品吧!
又是一年秋来到,仰头,蓝天上,雁阵声声。让我借南飞的雁儿,表达:对长居外乡不能亲人前尽孝的遗憾,对姥爷等亲人的感恩。
冬枣
潘克静
我在茂密的日子里行走
你从枝叶的缝隙探出头
我的脊背越来越弯
你站在越来越挺拔的枝头
我的骨头渐渐松软
你在肉体长出一个铁拳头
我尝的甜,不一定是你要我懂得的甜
像我要挨过的一场大雪
封住,你的去路
冬枣
周秀杰
无法承受的是再见
不能抑制的是想念
最害怕某一时某一刻
一个人的笑容突然浮现
耳畔还回响着
余生与共的誓言
今已非昨
离人渐远
独留我站在岁月的原点
我爱童话的幸福美满
也爱满目疮痍的破碎
豪情壮士断腕
无数次想把离程上演
秋天说
我无恙
还能陪你走很长一段路
把一颗冬枣紧紧捂在胸口
对错,冷暖,无声吞咽
冬枣
九朵
1
终究,一切喧嚷的一切繁忙的
成为过往。一切忧伤的成秋草*
暖阳停在一处院落或林子。矮矮地坐着
看枝头上的时光凝结成
圆润和甜蜜。空谷回音,泥土深沉
晚来的幸福不声不响
偶尔有鸟雀在树上逗留,啄食
我屏住呼吸,并不去惊扰
一会儿,它们尽情愉悦和鸣唱
继而轻快地飞向远方
白云经过这里的时候,不假思索
花草有情,清风和流水皆有意
小小的果实,缔造了一个爱的王国
生生不息
2
喜欢它的小
能轻松握于手中
像充分把握的缓慢时光
做自己钟爱的事情
喜欢它的甜
经历过百转千回
凝聚了日月精华
结出的因果
若有相遇,唯有一见倾心
喜欢这样的生活
平凡的秋天,快意生长
每一缕阳光自由挥洒
每一枚果子蕴藏蜜糖
3
芭蕉树下
秋池涨满,香韵已远
残荷正好听雨声
八月邂逅一棵冬枣树
忙于采摘与品尝
习惯了潮湿的心
这一刻,漫溢着
幸福与知足
冬枣
雨蝶
“你尝尝这颗怎么样?”
打理枣林的三叔,从枣树上
捻下一粒秋色
那上面的红晕和暖光
多么像一泓湖水
将内蕴的涟漪收紧再收紧
钻入枣林的哥们
是大地枝头的另几枚冬枣
我独自品味手机拍照的甜
任一帧帧亮丽
学着童年时代的飞瓦片
在收藏夹里“转轨变型”
“都还没熟到劲呢!”
三叔的声音
随柔顺的夕辉靠过来
为八月的顾盼添了点熨帖
相比之下,贴地皮
野生的酸枣枝拽着的裤腿
就少了些悠闲
我的小灵感,隐在一片片
疲倦的枣叶下
那深绿的遮掩,丝毫不畏
强摘和霸王吃
周吴郑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