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症;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
——《本草纲目》酸枣仁篇
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药材
酸枣仁
酸枣核,别名枣仁、山枣、酸枣仁,为中药材。
酸枣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药中安神药的养心安神药的一种。《名医别录》三人三云:“生河东叫泽,八月采实,阴干。”
《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
《开宝本草》记载:“此乃棘实,更非他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
酸枣仁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河北、陕西、辽宁等地。本品甘、酸、平,入心、肝、胆经。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的功效。
传说唐代永淳年间,相国寺僧人允惠患了癫狂证,经常妄哭妄动,狂呼奔走,其兄请来了孙恩邈,孙诊查后配了一包药粉,调入白酒,允惠服下后在一僻静房间入睡,直睡到次日半夜,醒后神志清楚,癲狂痊愈,敬谢之余问起其中道理。
孙思邈说这是取酸枣仁安神之功效,配成朱砂酸枣仁乳香散,调酒服用,微醉为度,服完睡到自然醒,病就好了,曾有位吴正肃也患此疾,服完竟睡了五天才醒,醒后病也好了。
——药王妙手醉卧治癫狂
性味归经
甘、酸,平。归心、肝、胆经。
性能特点
本品甘酸补敛,性平不偏,入心、肝、胆经。善养心、补肝、益胆而安神,为治阴血亏虚之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之要药。兼能敛汗,治体虚多汗可选。
功效
养心安神,敛汗。
主治病证
(1)阴血亏虚的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怔忡。
(2)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或配以酸枣仁膏。
使用注意
本品味酸性敛,故内有实邪郁火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降血压、降血脂、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药方选录
①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②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
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研滤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临熟,入地*汁一合,更微煮过,不计时候食之。(《圣惠方》酸枣仁粥)
③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
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惠方》)
④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
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卜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空心临卧服。(《局方》宁志膏)
⑤治胆风*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
酸枣仁一两(生用),全梃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简要济众方》)
⑥治睡中盗汗:
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普济方》)
酸枣仁膏配方、原料
主要原料
酸枣仁
①虚烦不眠,惊悸多梦
②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③酸枣仁具有抗惊厥作用
④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的功效
百合
①润燥清热可止咳、止血、开胃、安神
②对失眠多梦心情抑郁有一定的疗效
③清心安神。
④清心除烦,宁心安神
知母
①清热泻火
②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茯苓
①用于脾虚泄泻
②用于痰饮咳嗽
③用于心悸
莲子
①治夜寐多梦
②健脑,增强记忆力
③预防老年痴呆
④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
桂圆
①.益气补血,增强记忆
②缓解疲劳,舒解压力和紧张
③降脂护心,延缓衰老
山药
①滋肾益精强健机体
②健脾益胃助消化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③降低血糖,延长寿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