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反复腹泻,双歧枯草杆菌酵母菌,你可能 [复制链接]

1#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2.html

益生菌是定植在人体内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早在年由诺贝尔获得者élieMetchnikoff提出。

肠道益生菌可为宿主产生营养物质,防止肠道病原体引起感染,调节正常免疫反应,是改善宿主健康状态的必要条件。[1]

益生菌的作用和安全性虽然得到认可,但不同种的益生菌基因组差别较大,即使是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之间也存在差异。[2]

故益生菌虽具有吸引力,但并不是对所有的患者都必要,而「好」菌也要好好利用才能发挥好的疗效。下面就不同疾病中益生菌的合理应用做一个总结。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腹泻病

研究证实益生菌能够减轻腹泻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对病*感染导致的水样腹泻,具有显著疗效。[1]

益生菌在腹泻病中的用法推荐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补充益生菌是为了恢复正常肠道菌群的平衡,因为菌群失调是所有类型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发病机制,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是治疗该疾病的方法。[3、4]

益生菌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用法推荐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都有可能存在菌群失调,适当的益生菌补充有助于菌群回复,从而对对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如腹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1]

益生菌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用法推荐

幽门螺杆菌感染

布拉酵母菌散添加入治疗幽门螺杆菌标准方案中不影响儿童Hp的根除率,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益生菌加入儿童Hp的标准根除治疗方案后可以明显减少患儿腹泻、食欲下降的发生率。[5]

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用法推荐

乳糖不耐受

益生菌(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有助于小肠对乳糖的代谢,从而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1]

益生菌在乳糖不耐受中的用法推荐

在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牛奶蛋白过敏

鼠李糖乳杆菌具有缓解牛奶蛋白过敏症状,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及促进机体免疫耐受等诸多优点,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症状的药物。[6、7]

益生菌在牛奶蛋白过敏中的用法推荐

在新生儿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也是新生儿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是新生儿期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呕吐,腹泻,便血,可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腹部X射线检查,以肠壁积气为特征。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疾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改善和调节的作用。主要推荐的益生菌包括鼠李糖乳杆菌或者是拜奥益生菌等。[5、6、8]

益生菌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用法推荐

新生儿*疸

新生儿*疸指的是血里面胆红素增高的一个过程,适当服用益生菌有助于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以及缩短病程。[9]

益生菌在新生儿*疸中的用法推荐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指在肠内营养后出现乃至消化障碍,导致腹胀呕吐,胃储留等情况。推荐使用益生菌使用益生菌可缩短达全肠内营养时间,而且没有不良反应。[4、8、10]

益生菌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用法推荐

对于婴儿肠绞痛,罗伊乳杆菌DSM确实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没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对于呼吸道相关方面的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或者是儿童哮喘益生菌治疗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所以不作为常规的推荐。

使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对于益生菌的使用,选对菌株很重要。同时,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也很关键:温度:益生菌的服用一定要注意避免用过于热的水去送服,所以一般控制在40℃以内就是合适的了。剂型:要合理选择使用片剂还是粉剂,不合适的剂型,对于儿童的服用也是有困难的。[11]分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要使用不同的剂量,无论使用片剂还是粉剂,都不可避免对药物进行分装。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导致药物使用剂量不足,且分装以后的药物很容易暴露于空气当中造成污染。[11]

策划:晴天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投稿与合作:xupeiqin

dxy.cn

长期征稿/waiting/

好文不怕贵,舍得给稿费!

病例分析、诊疗心得、干货梳理、科室悲喜小故事等等,

只要儿科相关,欢迎多多投稿!

投稿邮箱:xupeiqin

dxy.cn

参考文献p>[1]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2(2)1-90.DOI:10./j.ek020601.

[2]武庆斌.儿童肠道益生菌的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6(8):-.DOI:10./zgetbjzz-26-08-01.

[3]武庆斌.益生菌在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2(2):98-.DOI:10./j.ek020604.

[4]鞠春萍,薛辛东.益生菌在新生儿临床应用的进展[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36(2):68-71.DOI:10./cma.j.issn.-..02..

[5]朱珍妮,胡赤*,鲁明,王晓丽,刘洋,罗燕*,王明芳,伍代琴.益生菌联合标准治疗方案根除儿童幽门螺旋杆菌的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4(19):-.DOI:10./cma.j.issn.-X..19..

[6]丁娟,李正红.欧洲儿科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委员会及益生菌和益生元工作组关于益生菌与早产儿的意见书[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36(5):79-80.DOI:10./cma.j.issn.-..05..

[7]谭炜富,李薇.鼠李糖乳杆菌GG治疗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研究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7(24):-.DOI:10./cma.j.issn.-..24..

[8]徐浩,陈玲,姜丽,孙玄.口服鼠李糖乳杆菌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免疫的影响[J].中华新生儿科杂志,,36(3):14-19.DOI:10./cma.j.issn.-..03..

[9]陶丽梅,姜春明.肠道菌群和*疸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33(1):-.DOI:10./j.cnki.cjm.202022.

[10]王华.早产儿益生菌使用的国内现状及文献系统回顾[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14):-.DOI:10./cma.j.cn070-20202-.

[11]张惠玲,董大伟,邓本勇等.张儿童益生菌处方用药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J].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19(5):-,.DOI:10./j.issn.-..0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