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益生菌和儿童过敏 [复制链接]

1#
益生菌和儿童过敏过敏性疾病包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其发病机制复杂。“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改变在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婴幼儿期接触一定的细菌、病*、寄生虫等感染有利于抑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肠道微生物的定植会影响免疫状态,紊乱的菌群会改变多种免疫细胞因子,从而诱发和加重过敏性疾病,尤其在出生~d,是微生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过敏性疾病患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其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有显著性差别。过敏性疾病患儿肠道菌群中类杆菌、梭状菌、肠杆菌计数较高,一些厌氧菌数量增加,同时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下降。在门诊中,经常有敏宝家长来咨询是否要做肠道菌群分析,是否要吃益生菌?

下面就来聊一聊益生菌和过敏的问题

益生菌和过敏性哮喘

有研究发现,1月龄婴儿气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特定菌群的丰度与6岁时的哮喘相关,这些细菌的高丰度会降低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的表达,增加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免疫状态。之后的研究发现很多对哮喘有治疗作用的益生菌,如干酪乳杆菌、鼠李糖杆菌(LGG)、动物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益生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Treg细胞实现的。口服LGG和乳酸双歧杆菌(BB-12)可以降低气道高反应、抗原特异性IgE和肺部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以及使脾脏中淋巴细胞增殖,逆转Th1/Th2和Th17/Treg的失衡,最终抑制气道炎症并改善气道重塑。但多项荟萃分析发现,益生菌对哮喘防治作用的相关依据仍不充分,也不足以证实益生菌对过敏性鼻炎具有明确的防治作用。

益生菌和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发病机制可能和上皮屏障功能失调,口服耐受失败有关。肠道微生态失衡可能早于食物过敏的发生。研究显示,益生菌能够抑制鸡蛋或牛奶蛋白诱导的小鼠食物过敏症状,作用机制和益生菌诱导树突状细胞,促进Treg细胞生成,增加sIgA,逆转Th1/Th2和Th17/Treg的失衡有关。有研究发现,深度水解奶粉联合LGG,相比单用深度水解奶粉,可以更好地促进口服耐受的形成,减轻牛奶蛋白过敏症状。

益生菌和特应性皮炎(湿疹)

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的儿童组湿疹发生较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预防儿童湿疹方面,益生菌混合物优于单一菌属。在亚洲和欧洲婴幼儿中,不管在产前和产后使用益生菌,或者仅在产后使用益生菌,在预防特应性皮炎的效果上无差异。和对照组相比,出生6个月内服用益生菌可显著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表明,婴儿和围生期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益生菌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生风险。目前较多的共识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和酪酸梭菌制剂作为婴儿湿疹的辅助治疗。

益生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用某种特定菌属(比如LGG)效果好还是用混合菌属效果好??预防和治疗过敏的最佳菌群是什么??每天补充多少剂量??多大的时候开始吃,要吃多久?这些都是敏宝家长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