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近几年,母婴营养品大火,在终端母婴店的占比也在逐步提高,并且种类及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升级。
仅益生菌类的产品就有很多,除了现在很多婴幼儿配方奶粉里会添加外,也有许多专门的益生菌类奶粉,此外,更多的还是益生菌类的营养品,孕妇的、婴幼儿的,提高免疫力的、腹泻用的等等。
据笔者了解,目前益生菌的存在形式主要以片剂、粉剂和滴剂为主。
资料显示,片剂益生菌方便携带也方便食用,但是由于片剂益生菌多为压片糖果类,这类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高温干燥,而益生菌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又比较大,高温影响益生菌的存活率,湿度高的地方保存也容易受潮,并且较小的宝宝食用不方便,这类产品更适合较大儿童和成人。
滴剂形式的益生菌也是有争议的存在,一些人认为,滴剂的益生菌稳定性差,并且价格较贵,此外滴剂益生菌的运输和保存方式也引得一些人对益生菌滴剂的菌株活性表示怀疑。
甚至之前国家曾在《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试行)(国食药监注[]号)的第十一条写到,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因此在液态益生菌的保健品方面,国家一直没有标准。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是粉剂的益生菌产品,这种类型产品多为冻干粉制剂,大多数是通过低温冷冻干燥技术加工而成。这种类型的产品在使用时只要拿温水冲泡,甚至加入牛奶、粥里都可以食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中提到,只有嗜酸乳杆菌(NCFM)、动物双歧杆菌(BB-12)、罗伊氏乳杆菌(DSM)、乳双歧杆菌(HN、Bi-07)、鼠李糖乳杆菌(LGG、HN)、发酵乳杆菌(CECT57)、短双歧杆菌(M-16V)这几种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中。
也就是说,只有上述的7个菌种9个菌株被批准可以用于婴幼儿食品。其他种类的没有在国家推荐范围内或者没有标明具体菌种、菌株的益生菌,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
此前,就有媒体曝光过不在允许使用范围内的益生菌种类产品。
据南方+报道,一款产品名为“AB-安比宝滴剂益生菌”的介绍页面中显示,益生菌菌种选用的为长双歧杆菌(CECT)和戊糖片球菌(CECT),可以缓解婴儿吐奶、缓解腹胀腹痛腹泻、增加婴儿肠胃舒适度、提到婴幼儿睡眠质量,适宜人群为所有人群。
而AB-安比宝滴剂益生菌使用的长双歧杆菌(CECT)和戊糖片球菌(CECT)均在卫计委发布的允许使用益生菌名单之外。
此外,还有一些明星推荐的益生菌产品也不在国家允许的可使用益生菌范围内,因此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产品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选购适合自己的合规产品。
往期回顾
▼
"死菌及代谢产物不许再叫益生菌,保健食品申报规定征求意见"
部分益生菌营养品,灭菌型乳酸菌饮料,灭菌型酸奶是否能再延续用益生菌作为宣传卖点,也是我们后续要